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

二、元宵節(jié)
作者:楊浩有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19-06-22    瀏覽:
  又稱“上元節(jié)”、“元夕節(jié)”,也叫“燈節(jié)”,時間為農(nóng)歷正月十五,是過年中的最后一個高潮日,這天晚上的月亮,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滿月,有家家團圓美滿的象征。
  過去,農(nóng)村中對元宵節(jié)的慶典一般有五項活動:
  1、挽花門、掛燈籠?;ㄩT是用木椽、竹桿、布匹、柏枝和各類紙花挽成,大多挽在大廟門口、主要街道、巷口。用木椽搭成架子,將帶有綠色葉子的竹桿插在其間,纏上白布條,插上柏樹枝,上邊再掛上紅繡球,粘上彩色紙花,使廟門和街巷門顯得富麗堂皇、莊嚴而充滿生氣,以此來增加節(jié)日氣氛。
  掛燈籠也是家家都要做的事情,因為掛花燈源自于玉皇大帝替天鵝報仇的傳說,人們?yōu)榱硕惚苡窕蚀蟮鄣难劬?,便于正月十五前后,家家門上懸掛燈籠,還要放火炮、火花。
  燈籠是用竹披、鐵絲和木板做成骨架,外邊糊上彩紙,或罩上彩色紗綢布,里邊插上蠟燭。形狀有橢圓、長方、宮形等,造型有虎、馬、猴、雞等各類動物的;有荷花、月季、菊花等各類花卉的;也有胖娃娃抱魚、牧童騎牛、武松打虎等各類吉祥故事的。所有燈籠都要在十四日傍晚前做好,十五日一大早開始懸掛。村中大廟院內(nèi)、各小廟門口、主要街巷,以及各家各戶門上都要懸掛。十五日晚上點燃蠟燭,屆時,全村一片通明炫亮,紅光耀眼。
  晚飯后,村中男女老少全部走出家門,沿街觀看欣賞,評價指點,歡聲笑語四處飛揚,一派喜氣洋洋。
  2、敬獻神靈、祖先。在我國,正月十五做元宵已有上千年的歷史,據(jù)說,民國初年袁世凱當(dāng)了總統(tǒng),有人為他獻上一碗元宵,他聽說后立即感到“元宵”與“袁消”諧音,對自己很不吉利,便下令不準稱“元宵”,只能叫“湯元”。“湯元”雖然也傳出去了,但“元宵”的叫法卻從未中斷過。元宵是由紅糖加上碾碎的核桃仁、花生仁、芝麻等,再配以桂花、青紅絲做成餡,外邊粘上糯米面,滾成圓球狀,煮熟后,早、晚兩次到各神靈、祖先牌位前敬獻。
  除了敬獻元宵外,中午還要蒸包子。將過年時吃不完的肉食,配上蘿卜、大蔥等,剁成餡,包成包子,蒸熟后用來敬獻神靈和祖先。過去一直有“十四粘、十五圓、十六扁”的說法,就是說,十四日獻粘糕,十六日獻餃子(即扁食),而十五日,就是要用元宵和包子這兩種圓形食品來敬獻神靈和祖先。
  除了敬獻神靈和祖先外,這天晚上,家家都要在院子里另設(shè)香案,面向月亮,擺上元宵和包子,燒香磕頭,敬獻月神。
  3、看娘親。凡是出嫁了的女兒,十五這天中午,都要帶上元宵和包子同丈夫一起回娘家,讓娘家父母品嘗,表示女兒不忘根本、孝敬父母的深情厚意。
  4、鬧紅火。十五這天中午,各村都要把預(yù)先排練好的文娛表演節(jié)目拿出來,在廟院中、十字街口、打麥場上盡情展示一番。在曲沃,常見的紅火節(jié)目有:扭秧歌、威風(fēng)鑼鼓、打花鼓、腰鼓隊、耍獅子、舞龍燈、踩高蹺、劃旱船、跑驢、二鬼摔跤、刀槍武術(shù)、撓抬、紅綢舞、扇子舞、儺戲等。過去人們都不講究報酬,全村青年男女,人人奮勇爭先,個個自覺參加,在鼓樂隊的伴奏聲中,身穿紅綠戲妝,面敷粉墨油彩,手拿各種道具,有扮成古裝戲劇人物的,有扮成媒婆的、小丑的,也有頭戴大頭娃娃的,排隊而出,輕歌曼舞,扭捏作態(tài),以各種動作和姿態(tài)宣泄著歡樂的情懷、逗樂著圍觀的人們,將節(jié)日的氣氛推向高潮。節(jié)目好的村,還會到區(qū)、鄉(xiāng)、縣里參加會演,為更多的人帶來歡笑。
  5、燃放焰火。十五日晚,敬獻完神靈、祖先后,各家各戶都要燃放鞭炮。一般村中,也會購回大量的煙花爆竹,在廣場上、村外曠野上,盡情燃放。屆時,全村老少爭相觀看,地上鞭炮轟鳴,天上火樹銀花,震天動地,五彩繽紛,人們的歡聲笑語四處飛揚,整個村莊沉浸在幸福和歡樂之中。
下一篇:一、春節(jié)